河北省神经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
浏览: 时间:2025-04-23 21:11:56
河北省神经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依托承德医学院,于 2020 年 8 月批准立项建设23。以下是具体介绍:
1、发展历程:2009 年,承德医学院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合作,在丹麦皇家科学院和挪威科学院两院院士 HANS HULTBORN 教授指导下,成立了河北省内第一个 “脊髓损伤与修复研究室”。2013 年,学校获批 “河北省院士工作站”。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,逐步形成稳定的神经损伤与修复科技创新团队,最终于 2020 年成功获批 “河北省神经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”。
2、科研条件:实验室具有电生理实验室、形态学实验室、细胞培养室、功能性实验室等,拥有各种仪器设备 150 余台套,总价值 500 余万元,可完成从机制到功能的多层次研究工作。
3、研究方向:形成了脊髓损伤与修复、脑损伤与修复、外周神经损伤与修复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,结合学校中医药及针灸相对穴的优势,开展 “三位一体一结合” 的研究模式,聚焦神经科学领域重大问题开展研究。
4、人才队伍:以任立群教授为负责人,她是丹麦归侨、博士、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承德医学院科技处处长,在神经科学领域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。实验室拥有一支富有竞争力的交叉学科国际科研团队,成员包括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工科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,并与国际知名专家保持密切合作。
5、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:近年来,实验室在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,2009-2022 年学科老师在神经生物学领域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、三等奖 1 项4。同时,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,主办了多届神经损伤与修复学术论坛,如 2022 年的 “第三届神经损伤与修复学术论坛 - 脑机接口专题”,邀请了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高小榕等知名专家,促进了与国内高校在脑机接口方面的科研合作13。2024 年,还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等进行了考察交流,探讨神经科学发展与合作。
6、重要作用与意义:该实验室是 2020 年获批的 “河北省外国院士工作站” 和 2022 年获批的 “河北省医工结合国际联合研究中心” 重要支撑单位,也是河北省生命科学探索与教育科普示范基地之一,与燕山大学的河北省智能康复及神经调控重点实验室为伙伴实验室,对加强承德医学院科研平台建设,集聚创新人才,提高科研水平,提升学科影响力,培养创新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