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

浏览: 时间:2025-04-23 21:10:04

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依托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,是河北省首家中药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

1、发展历程: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植物化学研究室。1980年改名为中药研究室,1994年,经河北省教委批准成立了中药研究所,1997年,经河北省科技厅、财政厅、计委批准,“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”立项建设,2001年11月,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挂牌。

2003年,国家教育部批准承德医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,中药学等三个学科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。2004开始招收第一届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
2009年,中药学学科被批准为“河北省重点学科”,2017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,2021年获批河北省中药学现代产业学院,2024年作为共建单位获批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研究生工作站。

实验室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科研能力提升,教工第二党支部2024年4月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,10月入选全国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。

2、科研力量:下设7个研究室,2个教学实验中心。现有教职工65人,其中专职教师及科研人员58人,实验人员7人;具有高级职称35人,博士学位27人;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 22人,并聘请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、军事科学院、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12名专家为兼职硕士生导师。教师中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,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,河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或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,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10名,河北省中医药教学名师、河北省名中医2名。

3、科研设备:实验室面积 3100 多平方米,拥有核磁波谱仪、Q - TOF 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、UPLC-MS/MS、激光粒度测定仪等科研仪器设备2300台套,总值 4300多万元。

4、科研成果:研发并转让新药3个,转让经费988万元;近5年承担课题118项,其中国家级6项、省部级35项、厅局级11项、横向课题14项,科研经费2200多万元;制订地方和团体标准25项;授权发明专利21项,其中国际专利1项;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,其中SCI收录50余篇;主编、参编专著及教材20部;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励7项。

近年技术下乡130多次,指导和培训4000多人,技术指导中药材种植面积120万亩,创造效益3.3亿元,协助打造了“热河中药花海小镇”“燕山药花谷”2个中药示范园区。

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,先后与韩国又石大学、泰国Mahidol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。

5、研究方向:现有4个研究方向,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炮制加工技术研究,中药药效活性物质分析、质量控制及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合成研究,中药制剂现代化及中药药代动力学,中药的安全性、有效性评价及其作用机理研究。研究方向涵盖了中药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的各个环节。

重点实验室主任为赵春颖教授,赵春颖,1970年生,硕士研究生导师,河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。现任中药研究所所长,中药学系主任,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,河北省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。国家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专家;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材与饮片质量分会副会长;河北省中药材学会副理事长。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、河北省先进工作者、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人选等。 

0.160661s